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文化 > 磁山文化和磁山文化博物馆
磁山文化和磁山文化博物馆
发布:百姓今日聚焦     浏览:410     发布时间:2021-05-06

本网讯:(记者任科 通讯员张海江)磁山文化大体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偏晚阶段,分布于太行山东麓冀南豫北地区,因最早发现于武安市磁山遗址而得名。

磁山文化遗址,位于磁山二街村东南1公里处南洺河北岸的滨河台地上,北距武安城区17公里,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1972年兴修水利时被发现,1976年以来经多次发掘,揭露面积约7000多平方米,发现有房基、灰坑及成批的储粮窖穴等,出土陶器、石器、骨蚌器等文物5000余件,还发现大量走兽、飞禽、鱼蚌、家畜、家禽和黍、粟、榛子、小叶朴、碳化胡桃等动植物标本。

经测定其年代最早达8000年以上,当时已进入繁荣的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已掌握了房屋建造技术,拥有了必需的生活用具,过着较为稳定的定居生活;社会生产以农耕为主,兼及采集、渔猎、家畜家禽饲养和手工生产活动;率先培育出了黍、粟等粮食作物,发明了地下储粮技术;饲养了猪、狗等家畜,并最早驯化了家鸡;继承发展了石器和骨器加工、陶器烧制及编织纺织技术;出现了古朴的原始艺术,并萌发了以崇拜与祭祀为特征的原始宗教,开启了新石器时代人类的文明之光。

经测定其年代最早达8000年以上,其中原始农业、饲养业和地下储粮技术的发明,储粮窖穴的发现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考古以来发现最多的粮仓,可谓“天下第一粮仓”。作为北方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磁山文化的发现,修正了世界农业史中对植粟年代的认识,将其提前到距今8000多年前。磁山文化的出现,使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创了种谷养畜新纪元,开启了粟作农业的先河,奠定了早期中华文明的历史基础。“磁山文化”的发现,向世界宣告:磁山是粟谷的发祥地,黍的起源地,核桃的最早栽培地,鸡的最早养殖地,陶器最早制作地。正是勤劳智慧的磁山先民早在8000多年前创造了承前启后的辉煌,人类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旧时代,开创了农耕文明的新纪元,这在中华文明史上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个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文化遗址,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早期研究的空白,是我国北方重要原始的文化类型。为研究原始社会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多种学术问题提供了大量的史料。

磁山文化之所以能震撼世界,不仅因其数以千计、品种齐全的陶、石、骨、蚌器及以粮食窖穴为主体的生活遗迹,在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中独树一帜,为研究该遗存的文化内涵、发展水平及与各文化间的交流或发展关系提供了依据和线索;更主要的是,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物不仅证明了磁山文化时期磁山的农业、饲养业、手工业、制陶业等领域有了较高的水平,而且编织业、纺织业、艺术品生产、宗教崇拜等方面也都有了原始的体现。

磁山文化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空白,为世界农业起源、家禽饲养发端等提供了直接依据,标示着磁山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磁山文化遗址,揭示了8000多年前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代表了新石器时代早期偏晚以后的文化面貌,它下接“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研究的空白,使我国新石器文化遗存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系列和链条,为研究和探索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在我国新石器考古学上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堪称我国近代以来考古史上的重要发现。

1988年1月13日,磁山文化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磁山文化博物馆始建于2007年,2011年10月15日正式开馆。磁山文化博物馆位于武安市磁山二街村东,距武安市区17公里,是在磁山遗址旁兴建的一座以“弘扬磁山文化,展示华夏文明”为宗旨,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科学研究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占地33亩,建筑面积8366平方米。主体建筑的一、二层为基本陈展,三层为中国粟文化科普展厅。基本陈展分为“惊世发现”“文明之光”“时代新篇”三部分。展厅对于300件(套)馆藏文物,采用图片、实物、模型、音像等多种展示技术手段,力争科学、准确、全面地阐释8000多年前磁山先民的生活奥秘、创新成就和文明进程,旨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振奋民族精神。

一楼展厅有四根神鸟图腾柱,这是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鸟头形支脚的化身。陶盂和鸟头形支脚是磁山文化代表性器物,支脚的造型大概从大自然的鸟形得到启发,陶盂置于三个平顶的支脚上,鸟头的前伸部分恰好托住了盂底的外缘,两者浑然一体。磁山人将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运用于生活的创造中,从而达到了审美与实用的统一。

大厅中心正前方是中华文明源浮雕墙,墙高13米,宽9.7米,它真实地反映了磁山先民农耕、饲养、采集、制陶、狩猎、收获、祭祀等场面,表现出人类利用自然与自然相融合的奋斗精神。

中间的地面圆形坑是磁山文化区位微缩沙盘,真实地反映了8000多年以前磁山遗址的地形地貌,以及现在磁山遗址周边河北省各处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具体位置和分布。洺河流域除已发现的磁山遗址、牛洼堡遗址、西万年遗址等几处文化遗址外,还分布着念头遗址、东万年遗址、城二庄遗址等十多处文化遗址。

一、二层的展厅,集中陈列以陶盂和鸟头形支脚为代表的270余件文物,其中有百余件属国家级重点文物。这些文物,大都是各种工具和器物。有石制的,有陶制的,也有骨、角、牙蚌制成的。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既是磁山先民聪明才智的体现,也是人类祖先辛勤劳动的结晶。博物馆利用现代声、光、电、影像等多媒体技术手段,辅以文物、照片、图画、图表以及幻影成像、模拟景观、雕塑符号等手段,将磁山文化遗址的发现发掘、研究保护利用等经过以及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奥密、文化内涵和创作成就一一向参观者做了相近的说明和介绍。在这里,通过7台投影仪把磁山先人原始半地穴茅屋,饲养鸡、猪、狗,加工谷物,哺育孩童,捕鱼狩猎,用陶盂烧火做饭等场景逼真地再现出来。

观众驻足于“磁山人家”之前,远处是蓝天白云下的南洺河潺潺流水,河岸边良田阡陌间蘑菇形的半地穴式房屋,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着这个8000多年前的繁华部落,它是那样遥远,却又近在咫尺,思绪会被一下带到那个远古时代,获得一种奇妙的感受。

三层“粟”为核心,是“粟”流从源——磁山·粟黍文化展。展览以粟黍历史为线索,以人类和粟的关系为中心,全面揭示粟黍的发展进程和重要意义。

展览内容分为“粟源”、“粟类”、“粟作”、“粟食”、“粟魂”、“粟乡”等六大部分。

磁山文化博物馆配套设施建有磁山文化公园,其中包括磁山陶鼎主题雕塑、日晷、景观喷泉、文化长廊、磁山地穴式公共洗手间以及绿化景观,是磁山文化博物馆的组成部分,公园充分利用场馆资源,运用磁山文化内涵,以自然山水为依托,融原始意味、现代气息、馆园景观、休闲观光为一体,具有深厚磁山文化底蕴和良好生态环境的专类公园。

         公益慈善
新兴铸管武安本级:用好用活三个阵地 着力涵养廉洁文化
青河公安开展“学雷锋”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端午节”献爱心―民警用爱温暖贫困学生
找回救命钱,寻回亲人……他们发起一次次的线上接力,为群众带来惊喜!
山东临沂沂水县公证处向县慈善总会定向捐赠慈善资金
『凡人微光』平凡至伟记实
哈尔滨:轻生女跳入冰河被困消防队员入水紧急救人
         区域经济
新兴铸管武安本级:用好用活三个阵地 着力涵养廉洁文化
兴平法院:召开第五次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
黑龙江大山种羊场有限公司格田化改造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
河南安阳:安钢冷轧电磁新材料项目开工
“包公”志“为民”情
河南安阳:万人助万企 携手提升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