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诚信监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石,也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体系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系统诚信建设数字平台”软件,已设计定型,在全国部分大中专院校安装试行,反映良好。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国民教育体系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发挥信用对提高教育系统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为提升国民教育体系整体效能、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保障。
以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导向,以健全教育系统信用建设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为基础,以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强化诚信文化建设为重点,以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为抓手,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教育治理方式,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和质量,立足教育发展全局,整体布局、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教育行业领域信用建设。制定“诚信校园”,将诚信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日常管理和师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创新,运用信用理念和方式解决制约社会教育改革运行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推动教育信用体系建设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规范完善各环节信用措施,切实保护各类主体合法权益。推进诚信治教。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信用建设,加强对人民群众反映热点问题的治理,加强普法教育,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大力开展教育系统信用宣传教育和培训,深入开展信用进校园活动。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征信教育积极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组织协调、示范引领、监督管理作用,形成推进社会教育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合力。
二、重要依据
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诚信建设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的通知》等重要文件要求,将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在履职过程中,依法行政、阳光行政和加强监督作为推进政务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实施失信惩戒措施作为推进政务诚信建设的主要方面,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诚信履职意识和各级政府诚信行政水平。
教育诚信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坚持育人为本、以文化人、健全制度、规范发展、强化应用的原则,重点突出诚信教育、诚信文化建设,在教育系统营造诚实守信的浓厚氛围。研发教育系统诚信建设数字平台,对规范招生录取、学籍管理、学生资助、职称评审、岗位聘用、教师资格认定等行为,不断提高教育系统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对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对教育失信行为进行投诉举报。深入开展教育诚信建设,建立健全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教育监管机制,推实施教育诚信大数据监测预警。支持信用服务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守法守信、高效廉洁的教育工作者队伍。健全校务公开制度,落实教育资助惠民政策,加大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决策事项和相关信息公开力度,方便人民监督,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教育公信力。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师德师风评价考核机制和教师信用评价机制,将教师信用评价制度与师德考核测评结果相结合,采取教师自评、互评,学生、家长参评,向社会各界问卷测评等方式,对教师进行诚信教育的专项考核,将考核结果存入师德诚信档案。树立教育系统公开、公正、诚信、清廉的良好形象,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培育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
三、研创宗旨
诚信作为公民的道德规范,人的重要品德,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文明秩序的基础结构,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大力推进教育系统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注重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的监察监督,强化师德考评,体现奖优罚劣,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坚持立德树人,把教书育人作为教育人才评价的核心内容。深化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用科技手段,对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专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根据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岗位教师的职责特点,分类分层次分学科设置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完善人才评价诚信体系,把诚信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与社会公德教育、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加强教育人才诚信建设是人才建设的重要环节,建立诚信守诺、失信行为记录和惩戒制度,探索建立诚信情况的评价退出机制。完善政策评估和纠偏机制,防止教育政策措施和诚信建设相背离,形成褒扬诚信的政策导向,不断提升诚信教育能力和水平,筑牢诚信教育根基。
四、主要元素
加强教育诚信建设是教师队伍改革的核心。师德考核应摆在教师考核的首要位置, 坚持多主体多元评价,以事实为依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全面客观评价教师的师德表现。系统化的教培机构诚信建设是教育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发挥师德考核对教师行为的约束和提醒作用, 及时将考核发现的问题向学校反馈,并采取针对性举措,帮助教师提高认识、加强整改。强化师德考核结果的运用,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取消在教师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科研和人才项目申请等方面的资格。
教育系统诚信缺失的表现与危害:政治上导致政治形象与道德形象的分离以品德自控能力为形式的诚信缺失现象;教育上阻碍学生养成诚信的品质,以学术行为不端为形式的诚信缺失现象;自身上以言行不一为形式的诚信缺失现象,使教师队伍产生错误的路径依赖,以自利和争利为形式的诚信缺失现象。社会上造成社会大众对单一失信教师的蔑视异化为对整体教育所代表的知识缺乏敬畏;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师德师风问题专项督导,在平台设置公示端口,显示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举报电话、邮箱等,依法依规接受监督举报。强化社会监督,建立师德师风监督制度,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监督评议,向教育主管部门反馈,将监督评议情况作为学校及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推动完善教育系统诚信体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平台概述
教育系统诚信建设与监管服务平台,是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及《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而专门研发的第三方诚信体系建设服务平台,平台以教育工作者信用档案建立、信用数据征集、信用状态监管为核心,建立以“诚信三维码”为支撑的应用体系,建立以标准化的信用评价机制为手段的数据采集机制,构架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新型数字化监管系统。
平台结合“互联网+”创新应用模式,形成信用可公示、身份可查验、数据可溯源、事件可追溯、诚信可评介为一体的多元化教育工作者诚信建设服务平台。建立在国家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的监察监督,强化师德考评,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致力于解决我育系统的诚信体系建设,以信用记录为基础,形成以立信、征信、信用为主要手段的诚信体系建设解决方案,建成“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五位一体动态监管与监督机制。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术、通讯技术、三维码技术,构建信息化的数据追溯体系,从理论、理念、方法、实施及运作上提供科学有效的诚信体系建设服务,促进整个教育系统诚信及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和健康发展。主要功能:
信用法规体系和安全标准体系功能架构:信息综合发布、信用信息公示网、手机门户APP、信息应用、信用分析、数据来源、安全审计、数据管理程序存储等。应用构架以三维码为核心的应用载体,基于立体成像的三维码技术,三维码立体成像查询为新型查验技术,具有防伪、身份溯源、信用公示等多种功能, 实现教育工作者身份扫码查验、行为状态扫码监督及投诉,同时可进入后台随时进行管理、更新、作废等操作。
从业机构信用信息公示体系,信用云数据中心架构:建立三位一体的云数据及云计算分析中心;通过云计算及大数据分析系统,为主管部门提供基于云数据的监管;通过有效地云系统,在招生、考评、质量等方面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体系。依赖云数据及云计算分析系统,完善职业信用数据的建设,作为诚信评价的数据依据。包括:标准化的数据采集平台、基础信用数据采集平台、信用档案信息采集平台、系统的信用信息交互平台。技术信用大数据的监管体系,具有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易用性、适用性、可扩展性和服务可靠性的特点。应用优势:
1.监管透明。对教育工作者不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等行为,特别是严重危害群众利益,有失公平公正、违约为规避等行为,营造“亲”“清”的新型监管关系。
2.数据标准。对教育工作者失信行为的惩处加大査处力度,追究责任,惩戒到人,对社会关注度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失信易发多发领域重点治理。建立健全各级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政务失信记录机制。
3.考核清晰。提高工作效率对教育工作者在行政过程中懒政怠政,予以及时通报和警示。
4.管理便捷。对教育工作者的升迁降级提供依据,对学术、能力行为的正式状态朔源,做到升降有据交接不漏。
技术信用大数据监管体系。即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学校——教师,采用数据由下至上、监管由上至下监管原理。主要显示:
1.数据考核。诚信奖惩是完善教育工作者诚信管理体系的重要任务,由奖惩机制信息提供教育工作者根据标准,教育工作者诚信奖惩得以有效实施,按照法律规定和原则,将教育工作者考核规定细化为各项诚信指标,使教育诚信考核指标赋有规范性。根据奖惩标准,对评价结果优异的教育工作者实施奖励并委以重任,对有问题的教育工作者进行惩处,根据评判结果裁定其是否仍然适合原来的工作。
2.数据优势。采集数据信息多样化、标准化、常态化。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信用信息除了源自单位日常检查、考核结果、单位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对其客观评价,纪检监察和评估等构成的管理考核信息外,还包括新闻媒体、政府网站、民意调查、市民热线、征信机构等社会来源。这些信息需要建立采集标准,从制度上规定信用信息的内容、规模等,并对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形成信用管理的长效机制。
(1)政策环境优势:该项目建立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需求的大环境下,以满足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需求为支撑,为政府主管部门的信息化监管提供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2)核心技术优势:系统设计采用技术成熟、性能先进的产品,确保系统建成投入使用时具备领先性,并在重要的设计上富有设计新意、突出科技亮点,同时项目方自主创新研发的认证可识别追溯码,在全国尚属于独创优势。
(3)数据库的优势:根据国家“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 伸”和信息共享原则建设的,首先保证入库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及入库有记录、过程可查验、责任可追溯、行为可监督。有效保证入库信息从源头归集、传输存储、公信公示、查验查证的合法性、权威性、真实性、不可篡改性及可溯性。
(4)系统平台优势:系统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项目实现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理防伪技术的有机整合。贯穿互联网、局域网、5G网、物联网查询软件系统技术优势,是当前唯一能够系统化解决认证行业溯源体系建设的服务平台。
标准化的数据采集平台,主要有基础教育信用数据采集平台、教育系统信用信息交互平台、教育系统信用信息采集平台和教育系统信用档案信息采集平台组成。
六、项目实施
高效的事实组织基方案是项目落地的首要条件。建立互信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我们致力于为教育系统提供领先适用的诚信建设的解决方案,为政府、行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用管理、诚信文化培训、信用价值提升服务,提升信用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规避信用风险。同时在互信的基础上通过产业互通的方式解决行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立身处世的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以诚立教,以信育人,新时代诚信教育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发力,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与时俱进,找到符合新时代的诚信教育方式,帮助建立诚信品质,加深对诚信的理解,把诚信内化为自己的品质,才能主动、自觉践行诚信行为。倡导“诚信”价值取向,积极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加强信用制度宣传,通过政策解读、资料印发、咨询解答等形式,促进社会了解信用制度、践行制度安排。以诚信做人为准则,以共建和谐诚信校园为目标,营造人人知诚信,处处讲诚信良好氛围,培养诚信品格,塑造诚信人生,提升诚信素养,加强诚信建设,强化守信光荣,牢树道德观念,做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贡献。 (孙祥 任振兴)